擇校對比:香港國際學校與深圳國際學校有哪些差異?
瀏覽次數:1650
上傳時間:2020-08-12 17:13
近幾年,深圳的國際學校發(fā)展速度非常快,屢屢出現驚艷的成績,這就讓很多原本只著眼于香港國際教育的家長也開始關注起一河相隔的鵬城。不過,教育是一項謹之又慎的決策,隨口一說香港的國際教育好或是深圳的國際教育好都立不住腳。今天,億米就從辦學經驗、教學成果、申請難度、學費壓力、語言環(huán)境、政策影響共6個維度,深度對比一下香港國際學校和深圳國際學校的差異。
辦學經驗
香港的國際教育最早出現在19世紀,這確實是深圳比較難追趕的年份(畢竟深圳“始祖級”的蛇口國際建立在1988年,至今也不過32年)。當前,香港“老資歷”的國際學校有不少,2000年前建立的國際學校就有39所,很多都已經在留學榜上留下驕人成績,例如耀中國際學校(1932)、香港國際學校(1966)、德瑞國際學校(1970)、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1978)、漢基國際學校(1984)。香港國際學校
不過,學校背景信息也往往會被各種傳言覆蓋,例如揚名已久的香港哈羅國際學校今年也不過8歲,因此,僅就教學經驗來評判的話,針對以哈羅為代表的這群2000年后才建校的“年輕派”,或許各位家長在擇校時,可以多與深圳這邊的學校作對比。
申請難度
一言蔽之:深圳講身份,香港需資本。深圳優(yōu)質學校學位緊缺,很多家長都說深圳優(yōu)質國際學校難考。前文提到的深國交因為名校錄取數量驚人,一度造成入學錄取率壓到了7%。而且,深圳的純外籍國際學校會有身份要求,例如深圳深美國際學校會要求父母一方和孩子都是外籍(或港澳臺身份),一般的內地居民就需要先辦理對應的身份,才能跨過心儀學校的門檻。
根據香港特區(qū)政府的法律要求,入讀香港國際學校的學生需為香港居民或者香港永久居民,或者擁有第三國身份(阿富汗、柬埔寨、古巴、老撾、朝鮮、尼泊爾、越南除外)。
對比下來,香港的申請門檻較低,但也要注意,香港地區(qū)的國際學校10%留給香港本地學生,30%留給東南亞地區(qū)學生,剩下大部分是留給美國、歐洲等國,名額限制就導致了國際教育資源競爭更激烈。
最后,相對于深圳備好身份和學費,然后督促孩子好好面試筆試就能增大申請通過率的做法,香港的“門道”還多了一重:香港大部分學校都會發(fā)行本金券、提名權、債券等,供家長以私人或公司名義購買,持有人可獲得優(yōu)先面試的資格。這是一道資金考驗題。
學費壓力
香港深圳的國際學校學費都不便宜,深圳大多數還更貴。目前深圳的榜首是深圳曼徹斯通城堡學校12-13年級學費,每年32.65萬(已包含寄宿費用);大部分學費也要十多二十萬;深圳市康橋書院國際部(學費每年90000元)已經屬于深圳國際教育的較低收費,而且這個價位選擇相對較少。
香港國際學校來說,學費最高的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每年HKD39.6萬(約合人民幣35.3萬)。其余優(yōu)質名校大多要20多萬。然而,在香港想要進入學費10萬以下的國際學校還是有選擇的。整體而言,香港學費稍低于深圳,但是生活成本確實不容小覷,因此家長在選擇時也要多方權衡。
語言環(huán)境
?。?)中英文
雖說深圳不少純外籍國際學校的全英教學都落實得頗有效果,例如純正英式的深圳曼徹斯通城堡學校,還有與美國院校無縫銜接的深圳蛇口科愛賽國際學校。但是不可否認,香港的“兩文三語”政策環(huán)境下,說到英語普及度還是香港比較高。根據International Schools Database記錄,香港目前有75所國際學校,其中全英教學有60所,采用中英雙語教學的有12所,其余分別屬于英法教學、英德教學以及中英西三語教學。
?。?)小語種
深圳以日、韓、法、德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都落實到位,即使是在美國留學方向有不俗成績的深圳蛇口科愛賽國際學校,還是堅持英、德、法三語教學。而根據International Schools Database記錄,香港目前僅有德瑞國際學校將英德二語同作教學語言。法語教學僅有香港法國國際學校,西班牙語僅有1所西班牙小學。而香港的韓國國際學校和日本國際學校都是采用全英教學。
教學成果
在擇校面前,“升學”雖然不是唯一的考量,卻是最直觀的判斷方式。我們在這里選取的是8大藤校和英國G5作參照。香港以漢基為代表。漢基國際學校2019年的96位畢業(yè)生中實際錄取劍橋3人;哥倫比亞、康奈爾、賓夕法尼亞大學各2人;布朗、普林斯頓、耶魯各1人的好成績!
雖然香港國際學校的教學成果相當優(yōu)秀,但在升學方面,深圳的國際學校絕對能匹敵。深圳國際交流學院在2020早申錄取榜上繼續(xù)大放異彩:22名劍橋、8名牛津、3名倫敦大學學院、3名康奈爾、1名賓夕法尼亞大學。在2019年畢業(yè)季中,深國交252名畢業(yè)生共收到來自英、美、加、澳、瑞士、香港、日本等全球各地的名校錄取offer超過1000份,獲得獎學金總額超過1300萬元。其中,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僅2019年就向深國交發(fā)放了226份錄取通知書,牛津大學10份,劍橋大學15份,帝國理工66份,倫敦政經26份,倫敦大學學院109份!
政策影響
2019年深圳有政策公布,義務教育階段必須教授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目前深圳非純外籍已經在課程中融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特別是雙語學校。想要享受純正國際教育只能去純外籍國際學校。另外,深圳民辦學校100%搖號入學在已經實行,為了避免以后被搖號影響,很多家長都選擇開設幼兒園階段、可以直升的國際學校。這樣擇校的戰(zhàn)線一下子就被前置了,競爭也更加激烈。相對于深圳的政策風云變動,香港國際學校辦學悠久,政策更加穩(wěn)定。
說了這么多,小結一下:香港的悠久辦學歷史營造了濃厚的國際文化氛圍和純英的教學環(huán)境,升學情況相當明朗,不過債券和申請慣例做法會讓人感到很累。深圳的國際教育起點雖晚,但發(fā)展迅猛,這也帶來了各項拿得出手的教學成績。不過學費、身份要求和政策變動都需要家長迅速及時做好準備,挑戰(zhàn)不小。